「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23 神明指定,苑輝燈舖彩龍兆祥,第四代王睿誠玩諧音哏,讓手繪燈籠活起來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今(2025)年規劃「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邀請作家張耘書及鄭佩雯採集各類職人的生命故事,傳達臺南人的生活精神與態度,也從他們眼中看見值得探訪的在地角落,提供不同角度的創意遊程。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燈籠最早用於保護燭火不被風吹熄,以提供照明、指引方向,迄今仍是民俗節慶、生命禮俗及宗教信仰上「添丁發財」、「消災祈福」的重要象徵。中西區苑輝燈舖是1934年即登記立案的在地老店,擅長於弧形燈罩上畫出栩栩如生的祥龍,代表光明與威儀,被臺南多處寺廟指定為迎神、建醮等祭祀活動必備,連新加坡、日本的客人都慕名而來。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林國華局長表示,手工製作的燈籠仍然有其固定支持者。除了宮廟訂做,年輕人和餐飲業者也喜歡發揮創意,客製送禮或是取代招牌。苑輝燈舖傳承四代,目前接手的王睿誠才27歲,會依客人需求彩繪、玩文字諧音哏,把燈籠當畫布揮灑創作,構圖細緻繁複,成為吸睛的工藝品,也讓傳統燈籠現代化。
王睿誠表示,苑輝目前由五位家族成員合力經營,專注在燈籠門面的手工彩繪著色,尤其是黃底紅字的寺廟燈和青龍燈。有時客人要求畫八仙或用紅底,因為苑輝不擅長或不容易表現,則建議重新請示神明、甚至婉拒接單。為求風格一致,每張訂單由一位主責,畫龍寫字不能打草稿,也無法一氣呵成,加上農曆11月後到隔年3月前是旺季,經常得趕工,自己要會安排時間,熟練各個步驟,避免畫錯,極耗眼力和體力。
不同於有設計背景的堂哥王立杰,王睿誠畢業於東海大學社工系,5年前因父親身體微恙才回家學習接棒。從小對寫字畫畫沒興趣,又非本科出身,他只得更加努力。在爸爸手把手教學下,王睿誠每天苦練十小時,2年便可獨立繪製龍燈。但他也坦言部份字體結構、比例細節還不太能掌握,需要持續精進。王睿誠喜愛獨立音樂,創作時習慣戴耳機聽重金屬讓自己全神貫注。能接到大港開唱以及美食YouTuber痛風老饕客製訂單、又目睹自己作品躍上音樂祭舞台,覺得彩繪燈籠帶給他許多意外收穫,希望和堂哥共同傳承這項技藝,並且突破創新,讓苑輝燈舖走得更遠更久。
觀旅局自3月起連載「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介紹臺南職人的生命故事,也邀請民眾來體驗臺南的獨特魅力。台灣好行「168虎埤老街線」8/1正式開行,歡迎各地遊客搭好行深度體驗臺南大目降老街風情與沿線山林之美。虎頭埤爸氣登場,推出父親節與爸樹上有約快閃活動,安全體驗攀樹樂趣,挑戰自我、親近自然,用高度向爸爸致敬!更多最新的臺南觀光景點與活動,請持續關注「台南旅遊網」及「台南旅遊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