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19 新美街上的懷舊風情,「隆興亞鉛」蔡東手作傳溫度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今(2025)年規劃「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邀請作家張耘書及鄭佩雯採集各類職人的生命故事,傳達臺南人的生活精神與態度,也從他們眼中看見值得探訪的在地角落,提供不同角度的創意遊程。
臺南市長黃偉哲表示,舊稱米街的新美街,是府城發展極早的一條街道,至今仍有不少傳統產業。街上的隆興亞鉛是全臺少數手工打製亞鉛製品的老店,第二代蔡東憲擅長製作各式桶子、水勺、畚箕、澆花器,以古老工法、炭爐焊接的亞鉛製品,受到民眾喜愛,也成為老街上最有溫度的風景。
臺南市政府觀光旅遊局林國華局長表示,亞鉛即鍍鋅鋼板,廣泛用於家庭用品與農業、工業用具,在民國5、60年代十分盛行。民國51年,蔡東憲的父親蔡自然創立隆興亞鉛店,聘請師傅大量製作水桶、米桶、電土燈等生活用品,再批發給店家,銷售遍及南臺灣,曾一度榮景。蔡東憲9歲起便在店內幫忙,到國中已學會基本技法,高中畢業時,奉父親之命從繪圖、裁板、錫焊到組裝,獨力完成神轎燈罩,獲得父親肯定才算出師。19歲他接下家業,靠著一股憨勁與毅力經營,在塑膠製品大量上市,亞鉛沒落後,仍不忘初衷,才讓隆興的招牌屹立至今。
蔡東憲表示,當年塑膠興起後事業跟著低迷,然而一輩子做好一件事的精神促使他堅持下去,除了守住原有客戶,也承製廟會用的四角燈與普度公燈,並為客人量身訂作營業用的當歸鴨桶子、鹽酥雞勺子、以及左撇子用的工具等。女兒蔡靜婷畢業後也投入家業,父女合力開創文創商品與伴手禮,希望能讓走過一甲子的老店生意如同店名般隆興。
觀旅局自3月起連載「臺南奇人帶路」系列報導,介紹臺南職人的生命故事,也邀請民眾來體驗臺南的獨特魅力。台灣觀光100亮點環島月月Party於7月份將迎來「臺南主題月」,臺南市政府推出「玩轉臺南‧百樣精采」系列活動,邀請全國民眾今年夏天就來臺南夏趴。更多最新的臺南觀光景點與活動,請持續關注「台南旅遊網」及「台南旅遊粉絲專頁」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