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定位點
::: 定位點

白河大仙寺

星期二:06:00 – 17:00

4.5

更新:2024-01-09

6.6萬

景點介紹

遠看是日本佛寺,走近是台灣寺廟
位於關子嶺的半山腰,背倚枕頭山,大仙寺是台灣少數融合中國傳統寺廟與日本佛寺建築風格的代表性寺廟。主建築大雄寶殿為日治中期時改建,仿奈良東大寺的規模,屋脊鋪有鬼瓦、懸魚,但內部的結構卻是邀請漳州大木匠師陳應彬設計,為傳統廟宇的木架構做法。 在寧靜古剎欣賞藝術品 來到佛寺,不只是參拜,在寧靜的古剎,享受台灣傳統裝飾藝術帶來的視覺震撼吧。大雄寶殿內高聳的紅底彩繪蟠龍金柱,是學甲彩繪名師李漢卿的作品,樹立了空間的莊嚴感。再往後走,韋馱菩薩後方大型的「大悲出相圖」是府城彩繪名師潘麗水的作品,而前殿後殿的格扇門上,在近年的整修,亦邀請了當代的名家參與彩繪,如潘岳雄、廖慶章、蘇榮仁等,如同繪師的名人堂。 第二進的觀音寶殿,建築牆面則裝飾有磨石子技法製作的佛經故事、花鳥風景。簷柱上的書法,包含了四種不同的書法字體,也都是以磨石子的技法鑄成。

主祀:釋迦牟尼佛
配祀:觀音菩薩、韋馱護法、伽藍護法、地藏王菩薩、阿彌陀佛、藥師佛、準提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達摩祖師、大勢至菩薩、註生娘娘

藝品導覽:彩繪蟠龍柱
鑑賞重點:龍柱撐開的空間感

一進入大雄寶殿,在挑高的建築空間內,直上屋架、高聳的朱紅色龍柱,是視線無法忽視的第一印象。這六根彩繪的蟠龍柱,出自學甲彩繪名師李漢卿之手,超過三公尺的柱子,盤踞著一隻或二隻不等的龍,下有海浪、中有祥雲,兼有仙鶴、麒麟、鳳凰等共同悠遊。

鑑賞重點:披麻捉灰龍柱的彩繪,是採「披麻捉灰」的方式完成,必須先在木料上塗上二、三道桐油灰,繃上麻布,接著在麻布上再刷上數道桐油灰,最後塗上底漆、面漆,才能有平整的表面。儘管手法繁複,但這樣施作的龍柱,不僅能整平,也能防腐、防蛀及油漆牢固的功效。
彩繪蟠龍柱彩繪蟠龍柱

高聳龍柱撐開的空間感高聳龍柱撐開的空間感

藝品導覽:大悲出相圖
鑑賞重點:將《大悲咒》具象化

大雄寶殿後方,供奉的是韋馱護法,除了保護佛法外,也肩負著驅除邪魔的責任。而在神像後方,是潘麗水畫師的作品「大悲出相圖」,繪製的是《大悲咒》咒語中的諸佛法相。《大悲咒》是觀世音菩薩,立誓以大悲之心,消除眾生的一切罪孽,於是涉世度生,以各種形象顯現在塵世間,普度眾生。全文共有八十四句,除「娑囉娑囉」外,其餘八十三句代表八十三位菩薩,在這幅壁畫中,可以看到潘老師所繪的八十三種法相。
大悲出相圖大悲咒出相圖

韋馱菩薩身後的八十三位菩薩韋馱菩薩身後的八十三位菩薩

藝品導覽:門版彩繪

鑑賞重點:左右對稱的主題與空間

寺廟裡的彩繪,在空間上會呈現對稱性,左邊畫人物,右邊的同一位置同樣是人物。在主題上亦然,左邊若描繪的是山林,右邊就也會是相同場景。把握著這樣的規則,就能讀出彩繪的規律。

鑑賞重點:長型門版的彩繪
在大雄寶殿後方,左右兩側為寺方隔出的儲藏空間,門版的長方形空間,最適合的莫過於人物彩繪,於是李漢卿畫師繪製了「達摩祖師」、「鳥巢禪師」兩位禪師。旁邊則畫了山林場景的「虎溪三笑」和「山居來客」。或許是呼應佛寺的性質,也或許是狹長形畫板的限制,兩幅皆以山水景色為主軸,人物僅為自然中的一小部分。跟其他廟宇中以人物為主的「虎溪三笑」構圖,有很大的不同。(小提醒:北極殿內潘麗水畫師也曾畫過「虎溪三笑」,歡迎路過比一比)
門版彩繪-「達摩祖師」和「虎溪三笑」「達摩祖師」和「虎溪三笑」

門版彩繪-「鳥巢禪師」與「山居來客」「鳥巢禪師」與「山居來客」

藝品導覽:佛祖樑枋畫
鑑賞重點:釋迦牟尼佛的度化故事

大雄寶殿主祀釋迦牟尼佛,因此簷廊下的樑枋畫主題,首選的便是和主祀神相關的事蹟。 位在殿後匾額「碧山彩雲」的下方,畫的是「龍宮入定」的度化故事,講的是釋迦牟尼佛接受「迦羅龍王」及「目真鄰陀龍王」的請求,來到龍王的宮殿入定七天,期間風雨不停,天氣寒冷,龍王為了保護佛陀不受風寒侵害,以身體環繞佛陀。因此在這幅畫中,我們可以看到佛陀背後舞動的龍身,正在進行保護,畫面左右則有蝦兵蟹將分立兩旁。 由於龍王在佛陀入定的期間,展現了皈依佛法的誠心,龍王也因此成功接受度化。
佛祖樑枋畫佛祖樑枋畫

藝品導覽:格扇彩繪

鑑賞重點:彩繪的名人堂

佛寺的彩繪多是以風景、花鳥、宣揚佛教教義的人物畫為主,在大雄寶殿後的門板隔扇彩繪,靠近中門處為「九年面壁」的達摩與「布袋尊者」的彌勒佛,兩側為佛門子弟「聚石談經」、「芭蕉如書」的潛心進修,這是府城彩繪名師潘岳雄的作品。

側門的風景彩繪為春夏秋冬的四季風景:春山茅屋、夏漲浮舟、秋崖飛瀑、寒林欲雪,描繪了四季之間的顏色變化,人與房屋渺小地置於其中。四季則依循著從龍邊(面對廟宇的右邊)到虎邊的空間秩序排列,為彩繪名師廖慶章的作品。
「布袋尊者」彩繪「布袋尊者」彩繪

「芭蕉如書」彩繪「芭蕉如書」彩繪

「九年面壁」彩繪「九年面壁」彩繪

「聚石談經」彩繪「聚石談經」彩繪

「春山茅屋」彩繪「春山茅屋」彩繪

「夏漲浮舟」彩繪「夏漲浮舟」彩繪

「秋崖飛瀑」彩繪「秋崖飛瀑」彩繪

「寒林欲雪」彩繪「寒林欲雪」彩繪

藝品導覽:磨石子佛經故事
磨石子是五、六十年代台灣盛行的建築工法,指的是在地板或牆面整平後,再填石、嵌入銅條、打磨,成為平面。在早期工錢便宜、講究裝飾的時代,民家、商家、廟宇會依著自身需求,請師傅在施作磨石子時,並以長達二、三公分銅條塑造出想要的圖案。也就是說,眼前所看見的線條,實際上都不是一條線,而是立體的銅條模型。

大仙寺的大雄寶殿和觀音寶殿的牆堵,可以看到以磨石子工法製作成的佛經故事、花鳥瑞獸,細緻的配色、顏色的漸層,甚至連邊框的陰影都有注意到,每一幅都是珍貴的藝品。
磨石子佛經故事一磨石子佛經故事

磨石子佛經故事二磨石子佛經故事

磨石子花鳥磨石子花鳥

景點資訊

電話 +886-6-6852143

傳真 +886-6-6831034

地址 臺南市白河區仙草里岩前1號

分類 歷史古蹟、宗教廟宇、在地藝文

電子郵件 dcs9958@yahoo.com.tw

營業時間 星期日:06:00 – 17:00
星期一:06:00 – 17:00
星期二:06:00 – 17:00
星期三:06:00 – 17:00
星期四:06:00 – 17:00
星期五:06:00 – 17:00
星期六:06:00 – 17:00

交通資訊

停車資訊

大門外有大型停車場

周邊景點

返回頁面頂端
瀏覽器版本過舊。 Firefox(另開視窗)IE11(另開視窗)Chrome(另開視窗)Safari(另開視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