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内容区块 定位点
::: 定位点

「台南奇人带路」食物魔法师-丮硠‧玛那在厨房里用族语说故事,传承原民制麴文化智慧

发布:2025-11-14

82

擅长阿美族制麴和酿造工法的丮硠‧玛那(着围裙者)。(丮硠‧玛那提供)

讯息内容

台南市政府观光旅游局邀请作家张耘书及郑佩雯采集各类职人的生命故事,推出「台南奇人带路」,传达台南人的生活精神与态度。台南有数千位原住民市民,其中阿美族人数众多。丮硠‧玛那(Kilang‧Manah)擅长制麴,积极推广阿美族传统酿造工法,让原住民饮食文化智慧得以传承,也能创新应用於现代餐饮。

台南市长黄伟哲表示,本市於2012年设立「原住民族部落大学」(札哈木部落大学),开办丰富多元的课程。其中由丮硠‧玛那讲授的〈Vayi (阿嬷)制麴室的秘密〉,教导原住民传统酿造工法,结合理论与实作,已连续六年获评荐优等,相当热门。

台南市政府观光旅游局林国华局长表示,丮硠‧玛那原本教授传统乐舞及阿美族语,近年改以生活化课程结合语言,教授制麴、腌渍,呈现原住民如何从自然中汲取灵感,为饮食增添风味,等於在厨房用族语说故事。阿美族以野菜文化闻名,食用的野菜逾两百种,丮硠‧玛那也带领学员采集黄荆、刺葱、马告、月桃、紫苏、土肉桂、野姜花等本土植物,运用在料理、酿酒,认识土地的味道,学习和环境共存。

丮硠‧玛那说,他来自花莲县吉安乡娜荳兰部落。阿美族爱吃菜,经常用麴腌渍、保存食物以未雨绸缪,也懂得就地取材,辨识和利用各种制麴的植物。在部落里制麴和酿造是妇女的工作,家中排行老大的他,从小就得帮忙妈妈整理瓶瓶罐罐,虽然他常为此抱怨,却也耳濡目染学会发酵的技巧与知识。因工作来到台南後,不习惯这座全糖城市的甜,让他一头栽进酿造世界里,试着用米麴做出记忆中部落的味道,抚慰乡愁。

丮硠‧玛那说,他原在札哈木公园指导传统乐舞,2007年左右开始有对饮食及族语推展的想法,後来进入社团和学校教族语,整理饮食文化,渐渐自己开课教野菜保存、酿酒等。当学生亲手触摸、闻尝,说出 tamud(麴)、misaeraw(酿造)、panay(糯米饭)的时候,眼神往往发亮,老人家更是精神为之一振,对小时候的生活侃侃而谈。这种重新与土地、文化连结的兴奋让他更乐於分享。如今甚至有人远从台东、花莲来上课。丮硠‧玛那强调,发酵没有比例公式,全靠眼到、手到、口到,那不只是料理技术,而是一种生活态度和与自然共处的方式。这些饮食智慧和植物知识是部落文化的根。

丮硠‧玛那说,台南不急不躁的节奏,使各种族群文化都能好好呼吸、流动,而这座愿意包容、照顾与信任的城市,让他在此安居乐业,也更认同自己的族群。台南有愈来愈多的原民餐厅用味道传达文化,像是永康区的聚会所、中西区的 Mismudu 以及安南区的木汉堡等,各具特色。未来他希望能在古蹟林立的府城推广慢食文化,建立一个属於阿美族的文化酿造工作坊,帮助更多年轻人学习族语、了解植物、掌握酿造技术,找到生活与职涯的可能。他也期待有一天市场里都能买到印有族语的麴与调味品,让文化在餐桌上发芽,不只是被回忆,而是被使用、品嚐、和传承。

观旅局自3月起连载「台南奇人带路」系列报导,介绍台南职人的生命故事,即将於12月出版专书,邀请民众来体验台南的独特魅力。天冷泡汤正当时,全国冠军首汤关子岭+龟丹,双泉暖身又暖心,欢迎旅客前来体验秋冬限定的温泉飨宴。更多最新的台南观光景点与活动,请持续关注「台南旅游网」及「台南旅游粉丝专页」查询。

相关照片

Top
浏览器版本过旧。 Firefox(弹出窗口)IE11(弹出窗口)Chrome(弹出窗口)Safari(弹出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