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寿宫
更新:2024-01-09
1.2万
景点介绍
妙寿宫位於安平古堡旁,追朔建庙的历史,可以推回明朝末年,当时有艘载有神像的王船停泊在附近海边,由渔民迎回奉祀,到了乾隆年正式建庙,以保生大帝为主神,并供奉当年的王船。
「全台唯一」的文物众多,妙寿宫有镇庙三宝,是别处庙宇未见的。
第一是清朝的同治六年(1867)时,请造船名匠依照旧王船形式重造的王船,约有一台汽车大小,现在供奉在庙旁的王船室。
第二是庙门口全台唯一的蝙蝠石柱,上面还有担任清代武职最高总兵「王得禄」的题字。
第三是雕工精湛的保生大帝神舆,造型如同传统建筑的缩小版,上面还雕有三十六官将,自清代流传下来,现在已经是国家指定的古物。
艺品导览:庙埕「小石狮」
监赏重点:迷你的石狮
妙寿宫门口有两对石狮,一对在三川殿前,是战後的作品,两只石狮造型雄伟、身材高大,站在高台上威风地互望。而另一对则恰恰好相反,不仔细看还真的不容易找到,牠们守候在庙埕的边缘,只有三十公分左右的高度,身材娇小,由花岗石建造而成,经过百年的日晒雨淋已逐渐风化。尽管造型迷你,但脚上还是和其他石狮一样踏了彩球,根据耆老说法,这对小狮子是清代一位久试不中的穷举人,至庙宇虔诚祈祷後考上进士捐赠的。
庙埕小石狮虽然造型迷你但还是注意细节
庙埕小石狮只有三十公分左右的高度,身材娇小
艺品导览:三川殿「蝙蝠石柱」
监赏重点:观察柱身上的动物
有别於一般庙宇常见的龙柱,妙寿宫门前石柱雕的是蝙蝠与仙鹤,五只蝙蝠在朵朵的祥云间穿梭,象徵「五福临门」;上下方则有两只仙鹤,嘴里衔着灵芝迎风飞舞,寓意「长寿吉祥」。虽然看起来造型简单,却是全台唯一以蝙蝠为主角雕刻的石柱。
监赏重点:对联透露出的身世
浅灰色花岗石打造的「蝙蝠柱」,柱身上还有一对飘逸的书法对联,写着「浪静风平水陆均沾福泽,威灵赫濯军民均感慈庥」。为什麽对联内容不是吟咏保生大帝的医术高明,却提到了「海」与「军民」呢?这是因为石柱是从附近祭祀妈祖的「海山馆」搬迁过来的,海山馆是清代来自福建的班兵建造,题字者也是担任武职的总兵王得禄(清代台湾武职官阶最高者)。海山馆在日治时期後逐渐荒废并改建为民宅,这对蝙蝠柱才被捐到了妙寿宫来。
蝙蝠石柱是从附近祭祀妈祖的「海山馆」搬迁过来的
全台唯一的蝙蝠石柱,柱身对联透露出自己的出处
石柱上「蝙蝠雕刻」特写
石柱上「仙鹤雕刻」特写
艺品导览:三川殿「三十六官将」门神
监赏重点:保生大帝的部将
庙宇的门神人物选择,往往与祭祀的主神有关,妙寿宫主祀保生大帝,门神则当然地绘制了「三十六官将」。这是为什麽呢?民间传说,三十六官将原为玄天上帝的部将,某次玄天上帝为了除妖,向保生大帝借剑,并以三十六官将作为抵押,但後来因故未将宝剑归还,这三十六官将就从此留在保生大帝身边,成为左右护法。至今,在台南以保生大帝为主神的兴济宫、良皇宫,门神都是彩绘三十六官将。补充:还有另一个传说的版本认为,玄天上帝是向吕洞宾借剑。
「三十六官将门神」充满传奇与有趣故事
「三十六官将门神」建议近看人物造型各有不同
「三十六官将门神」从神名与手持神器、座下神兽、动作,可以了解该神将的属性
「三十六官将门神」充满了匠师对於神将形象的想像
艺品导览:正殿「二十四节气」门神
监赏重点:农民耕作的时间表
二十四节气是汉人最古老的太阳历,农民依照节气耕作,久了也将节气神化,并且依照当时的气候现象想像出了「节气神」的形象。像是「小暑」是拿着小型火焰的神明,「大暑」的神明就改成拿盆装的火焰。「惊蛰」时因为常打雷,所以由「雷震子」来代表;「雨水」则由能呼风唤雨的海龙王来担任。
不只与农民的耕作息息相关,天气的变化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所以节气神的形象也特别贴近我们的感觉。找找看,「大寒」手上拿的是什麽呢?
「二十四节气」门神将节气耕作的传统具象化
「二十四节气门神」依照当时的气候现象想像出了「节气神」的形象
「二十四节气门神」手持物品与形象代表不同的节气
「二十四节气门神」人物造型生动与合乎节气函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