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田隆本复兴宫
更新:2024-01-09
1.2万
景点介绍
复兴宫位於官田区隆本村,隆本村原为西拉雅平埔族社分布地区,俗称「番仔田」。
复兴宫最初为西拉雅族番仔田部落的「公廨」(西拉雅族语:Kuwa),奉祀族人信仰的阿立祖、太上老君为主神。初建为土砖壁,茅茎屋顶之建物,内分三室,正中一室分神坛、正殿两部分,神坛内有神案、壶、水缸、将军柱;正殿和神坛之间以竹屏相隔。左右两室布置,大体和中室相同,惟面积较小,亦无将军柱、猪头壳(西拉雅族传统祭物)等物。
民国65年左右,因公廨原址被徵收建造,乃迁至现今复兴宫的位址,并改以砖瓦建筑。由於番仔田部落所属之隆本村位居官田之政经与交通中心,移入人口成长快速,而逐渐演变为以汉人为众的村落;於75年改建平埔族的「公廨」为汉式的「庙宇」,成为平埔族与汉人神明合祀的庙宇。
改建後的复兴宫,奉阿立祖为主神,正殿塑有太上老君金身,左奉清水祖师、右祀关圣帝君,案前并有「西公廨三姊妹」的祀壶;另共祀观音佛祖、法主公、注生娘娘等汉人神只。除祭祀神明外,并维持平埔的祭仪方式,宫内可见夜祭时「作向」使用的「瓮缸」,由平埔族尪姨负责祭典事宜。近年并於庙埕广场前搭造传统平埔公廨,以作为每年农历10月15日太祖千秋时,举办「番仔田夜祭」的场所。
「番仔田夜祭」於每年农历10月14日21时正,首先由尪姨开始「作向」,手持三香及朱酒在正殿神坛前行三向,接着由族人将猪捆绑後抬到公廨前,由尪姨「作向」并用竹叉比划一番後,献猪给太祖;然後由族人当场宰杀,拔猪毛之时,尪姨检查公廨祭品,并在祭品上面喷酒「作向」;再由妇女及男女儿童组成的「牵曲」队伍,穿白衣白裤、头戴花环围成一圈,尪姨在圈内「开曲向」後即唱「牵曲」,曲调与太头祖夜祭牵曲相同,以祈福、感恩向太祖献礼;最後由尪姨开血瓮及翻猪宰杀完後的猪只,以表示太祖接纳还愿点收祭品;最终再以「牵曲」登场,祈求降福後结束夜祭。
(文字资料汇整於:「台南市官田区公所」、「西拉雅国家风景区」、「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等)
复兴宫最初为西拉雅族番仔田部落的「公廨」(西拉雅族语:Kuwa),奉祀族人信仰的阿立祖、太上老君为主神。初建为土砖壁,茅茎屋顶之建物,内分三室,正中一室分神坛、正殿两部分,神坛内有神案、壶、水缸、将军柱;正殿和神坛之间以竹屏相隔。左右两室布置,大体和中室相同,惟面积较小,亦无将军柱、猪头壳(西拉雅族传统祭物)等物。
民国65年左右,因公廨原址被徵收建造,乃迁至现今复兴宫的位址,并改以砖瓦建筑。由於番仔田部落所属之隆本村位居官田之政经与交通中心,移入人口成长快速,而逐渐演变为以汉人为众的村落;於75年改建平埔族的「公廨」为汉式的「庙宇」,成为平埔族与汉人神明合祀的庙宇。
改建後的复兴宫,奉阿立祖为主神,正殿塑有太上老君金身,左奉清水祖师、右祀关圣帝君,案前并有「西公廨三姊妹」的祀壶;另共祀观音佛祖、法主公、注生娘娘等汉人神只。除祭祀神明外,并维持平埔的祭仪方式,宫内可见夜祭时「作向」使用的「瓮缸」,由平埔族尪姨负责祭典事宜。近年并於庙埕广场前搭造传统平埔公廨,以作为每年农历10月15日太祖千秋时,举办「番仔田夜祭」的场所。
「番仔田夜祭」於每年农历10月14日21时正,首先由尪姨开始「作向」,手持三香及朱酒在正殿神坛前行三向,接着由族人将猪捆绑後抬到公廨前,由尪姨「作向」并用竹叉比划一番後,献猪给太祖;然後由族人当场宰杀,拔猪毛之时,尪姨检查公廨祭品,并在祭品上面喷酒「作向」;再由妇女及男女儿童组成的「牵曲」队伍,穿白衣白裤、头戴花环围成一圈,尪姨在圈内「开曲向」後即唱「牵曲」,曲调与太头祖夜祭牵曲相同,以祈福、感恩向太祖献礼;最後由尪姨开血瓮及翻猪宰杀完後的猪只,以表示太祖接纳还愿点收祭品;最终再以「牵曲」登场,祈求降福後结束夜祭。
(文字资料汇整於:「台南市官田区公所」、「西拉雅国家风景区」、「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理资讯科学研究专题中心」等)